当前位置:文物办信息 >> 文物点分布 >> 详细内容页
官堂康公古庙
发布时间: 2012/10/8 15:42:07

官堂康公古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官堂村镇东路2号。从庙内碑记可知,该庙始建于宋代,清康熙甲申年(1704)重建,清嘉庆十年(1805)、咸丰十年(1860)、光绪二十三年(1897)、民国二十二年(1933)、1998年和2004年均有重修。坐西南向东北,三间四进,总面阔8.94米,总进深25.83米,占地面积230.92平方米。建筑主体为悬山顶,人字封火山墙,灰塑博古脊,青砖墙,外墙为红砂岩墙基,内墙为花岗岩墙基。山门建在花岗岩台基上,明间有花岗岩石门夹,门额上为阳刻“康公古庙”石匾,上款有“嘉庆甲子”(1805)印鉴。门框两侧刻对联,对联上方浮雕倒挂的蝙蝠,寓意福到门前,下方浮雕云龙图,浮雕的形态逼真,玲珑剔透。山门内外墙楣绘壁画,有人物故事、山水画,内容丰富,栩栩如生。山门后廊用两根花岗岩檐柱支撑,两次间墙体上嵌有清嘉庆、咸丰和民国时期的重修碑记共5方。山门后为天井,两侧建围墙,墙上饰有灰塑花鸟图。二进中殿前建有花岗岩月台,用栏板围砌,台阶前端立有一对抱鼓石,上雕饰小石狮。月台两侧墙上亦饰有灰塑壁画。中殿门额上悬“泽及万方”木匾,墙楣饰壁画,明间挂有“吉祥堂”木匾,内右侧墙嵌有清康熙年间的重建碑和光绪年间的重修碑共3方。三进为拜亭,位于后天井处,顶部四角用柱支撑,四面采光。拜亭两侧为廊,经两廊至四进后殿。后殿前廊用两根檐柱支撑,殿内有四根圆木金柱,两侧山墙为蚝壳墙,内外批荡沙灰。明间后侧设神台,上置木质神龛,内供奉华光大帝神像。该庙历史悠久,碑记丰富,保存了清代重建和重修的原貌,内部的壁画、灰塑等装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,对研究番禺古坛庙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。201011月,公布为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

康公古庙山门

 

康公古庙月台及中中殿

官方微信